北外楊立民教授論“英語專業精讀課面臨的問題”
各位老師,你們好:
又能和諸位新老朋友見面,實在是我們一大樂事。唯一煞風景的是我又要來講話。我常說,教書難,編書也不易,編完要到處自己推銷更難,但最難的是要忽悠,同時又不讓人感到是在忽悠。
我今天要說的還是精讀這個老題目,觀點也是老觀點。William James 曾經說過,一個人從25歲起就不大可能有什么新思想了。他們的所謂新思想實際上都只是老想法的重新排列組合。我想舊話重提,是因為近年來,關于精讀,出現了不少問題。需要向諸位匯報。
1.原有的一些認識
近幾年來,我一直在鼓吹,應該對我們過去的外語教學有一個比較積極的評價。因為當年我們條件如此艱苦,卻仍然取得良好的成績,說明我們中國教師還有點本事。我們特有的優勢是只有我們知道在中國條件下按照中國的培養目標教會中國學生英語的規律。在這方面,我們有很多經驗,形成了自己的傳統。我希望我們能繼承和發揚這個傳統,而不要輕易拋棄它。我們教學經驗究竟是什么?我個人認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培養基本功的理念和方法,以及基礎階段以精讀為中心的課程設置模式。
為什么要有精讀?為什么要把一篇文章切割分解,在上面花那么多時間?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文章有不同的類型,我們讀文章也有不同的目的,因此要求有不同的讀法,從而需要有不同的訓練。我們知道,人不是生來就會讀書的。不少人一輩子都沒有讀書的習慣。加之世上寫在紙上的東西,浩如煙海。任何人都休想讀完其萬一。其實即使能讀的一小部分,也不必都細讀。很多東西不妨一目十行,隨便翻翻,翻完不妨就扔進垃圾桶;有的則可以跳著看,只看感興趣的個別段落和章節。但是有的文章是如此重要,如此深刻,如此簡練,如此美妙,它們必須讀得精一些,細一些;必須反復多讀幾遍;必須一段一段,一詞一句加以琢磨,品味。這是原因之一。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精讀課是訓練基本功的主要平臺,在基礎階段教學中擔負著關鍵的作用。經驗告訴我們,教師不能,不必,也不該試圖將一切都教給學生。我們的任務是盡快給學生打好基礎,然后讓他們到語言學習的大海中去游泳。我們基本功的傳統概念包括:
(1)掌握語音,語法,詞匯各基本語言要素;
(2)掌握聽,說,讀,寫,譯的各種基本技能;
(3)具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4)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
(5)知識文化方面的基本常識。
經驗告訴我們,基本功一定要打扎實,不能貪多圖快,急躁冒進。尤其在第一年。因為學生從中學到大學,學習上,生活上和心理上都有突變。急切需要適應。從英語教學角度說,他們必須完成三個轉變:一是由被動依賴教師向自主學習轉變;二是由學習為了應試向學習為了交流思想轉變;三是由單純學語言向結合語言學習文化,提高人文素質轉變。完成這些任務需要有一個平臺,而這個平臺在基礎階段首先就是精讀課。教師通過近百篇精選的文章,作為麻雀和學生逐字逐句,共同進行解剖。通過教師反復啟發誘導,幫助學生徹底理解。為此,不僅要解決語言的難點,要幫助學生理解文字后面,字里行間的微妙的深意;還要幫助學生既見樹又見林,能看到整個文章的主題,結構,觀點和論據。為此,往往需要從文章本身再進一步了解一點文章的作者,了解一些歷史、地理、文化、政治、宗教等等的背景。對文章理解了還不夠,還要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欣賞力,要讓他們學會細細體味,就像品味法國白蘭地,而不像豬八戒吃人參果;要幫助他們發現文章的思想美、修辭美、結構美、邏輯美、音韻美。讓學生逐步能夠以后一讀到妙文就拍案叫好,愛不釋手,逐漸與所學專業結成百年良緣。為了做到這一點,還需要給學生介紹不同題材,不同作家,不同時代,不同觀點,不同文體,不同風格。還不能忘記幫助學生進行分析批判,學會獨立思考,學會批判性和創造性的思維;還要引導他們關切人世間各種問題,傾聽過去各種優秀人物的真知卓見,讓他們在知識寶庫前面有必要的敬畏和虔誠。但是精讀課還不能停留在理解和欣賞上。還要進一步幫助學生掌握語言,comprehension, appreciation, application,三個目的,三個環節,缺一不可。
2. 關于精讀課的質疑和批評
然而,對于上述有關精讀課的觀點,歷史上一直有爭論,目前在相當一部分師生中也存在各種懷疑和困惑,需要我們認真思考。我個人初步整理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
(1)關于精讀課的定位問題
不少教師反映,目前精讀課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教師手忙腳亂,備課時間不計其數,但每堂課任務似乎都完不成。到頭來不少學生還反映收獲不大,感到失望。所以他們強烈要求明確一下精讀課的任務究竟是什么?它和其他課程如何配合?如何分工?
看來我們這些年來,為了強調精讀課的重要性,有些話說得太浪漫,太夸張了。精讀課是一門綜合課程,但綜合到什么程度?是不是無所不包?回答顯然是否定的。我們之所以要同時設立其他課程,正是因為精讀一門課無法完成基本功的全面訓練。任何事情,要有所為,就要有所不為。
那么,精讀課究竟怎么定位呢?下面我想說說我的意見,和同行們商榷:
(a)精讀課首先是閱讀課,而不是聽力課,口語課,寫作課或其他什么課。學生會從這門課中得到多方面的收獲,比如能提高聽力(通過聽課文錄音,聽教師課堂英語講解,接觸更多的語言現象),提高口語(通過問答,討論,和各種練習),提高寫作能力(通過筆頭作業),但中心任務是解決閱讀能力。
(b)其次,這門課強調一個“精”字。它強調的是質,而不是量;是語言的精確性,而不是流利程度。因此不能要求它提供大量的“泛聽,泛說,泛寫”的訓練。不錯,精讀課的材料是很有限。但是材料太多了,就不能再叫精讀。世上的事情,數量過大,速度過快,貪多圖快,心浮氣躁,質量就很難保證。材料太多,學生只能浮光掠影,教師也只能蜻蜓點水,精讀課就形同虛設,就無法完成上面所列的那些任務。所以精讀課只能堅持質量第一,堅持少而精的原則。其次,精讀課材料雖然不多,但卻至關重要。人們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就是講的這個道理。不過,精讀材料也不是越少越好,材料長短難易要看學生現有水平。其次,精讀材料的處理也不是越精越好。把一個美人分解到分子層面,是很煞風景的事情。總之,一切都要適可而止。
(c)它比較強調要以課文為中心,對課文必須鉆深鉆透,一切教學活動不能脫離這個平臺。合理的引申和聯想當然是需要的,但不能離題太遠。
(d)它比較強調教師指導的作用。它不可能教會一切,而只能教會基本東西。它強調的是方法,是獨立工作能力,是對語言的一種敏感(awareness和sensitivity), 是學習語言的良好習慣。以詞匯為例。精讀課教師要鼓勵并幫助學生擴大詞匯,尤其要求在基本詞匯以外大大增加所謂“消極”詞匯,以創造條件開展大量課外閱讀。但在精讀課內,主要還是教會學生學習詞匯的方法。比如遇到一個動詞,學生首先要問,這動詞是否規則?其次要問它是否及物。如及物,就要進一步問通常跟什么做賓語?直接賓語?雙賓語?復合賓語?動名詞?不定式?從句?還有那些習慣的動賓短語?如果不及物,那后面一般跟什么介詞或副詞。另外,與這個動詞相應的名詞,形容詞等等又是什么?動詞有幾十個用法模式,學生是否掌握?英語中有幾百個常用的短語動詞,學生是否熟悉?等等。動詞是如此,別的詞也一樣。英語詞匯還有構詞法的問題,一詞多義的問題,同義詞,反義詞的問題,還有書面體與口語體,英語和美語,正面和反面,古和今,正式和非正式等等差別。這些英語的特點都需要通過精讀教師的啟發指點讓學生掌握。
(e)這不是一門文化課,倫理道德課,而是一門語言技能課。我們要通語言學文化,進行人文素質教育,但重點不是文化知識,然后兼顧一點語言訓練。主次不能顛倒。對學生精神世界的關懷要貫徹始終,不是精讀一門課可以包辦的,而它所承擔的訓練基本技能的任務卻是別的課程無法代替的。我們在精讀課上不能忘記結合課文對學生進行人文方面的熏陶,但時間上必須有所控制。對課文涉及的有關知識,只能點到為止。要啟發誘導,而不要傾盆大雨。
(f)從語音,語法和詞匯的角度看,目前重點應當放在詞匯上。其他方面還要繼續關心,但要避免重復中學已處理過的東西。語音,語法針對學生情況,有些需要補課。但是不必開天辟地,從頭開始;也不必系統全面,重炒冷飯。對學生的錯誤,的確需要分析。語音的確不能要求每人都‘字正腔圓’;語法和用詞也允許有失誤。
(g)由于我們為精讀課設定了那么多的任務,因此要想找到符合所有標準,十全十美的文章幾乎不可能。所以在使用時必須按照每個課文特點,隨機應變,重點突出。不能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按固定模式走完全程。文字淺近的可少講點文字;內容不難的不必大談背景,段落大意,文章結構;作家名不見經傳的可以一帶而過;有些寫作技巧中學語文課上早已講過,也無需重復。課堂上討論的問題和處理的重點,最好都來自學生,避免無的放失,浪費寶貴時間。
(h)練習的設計和運用,應該和精讀課的定位相呼應, 也要抓住重點。
(2)關于精讀課材料的選擇問題
由于我們為精讀課設定了那么多的任務,因此尋找合適的課文就成為我們最艱難的工作。實際上,要想找到題材多樣,文體不同,長短適中,內容豐富,文字優美,難易恰當,生詞量不多不少,語言現象可圈可點,學生學起來愛不釋手,教師教起來稱心如意,思想前衛,又能通過政治審查;涉及的問題既是當前的熱點,又具有普世長遠的價值的篇子非常不容易。
有不少同行提出精讀課教材應該厚古薄今。我們完全贊成。問題是究竟什么是古,什么是今?是不是除了今天的報紙都過時了?是不是不要歷史了?是不是可以不要文化遺產了?當然,不會有人持有這種極端觀點。時間性強調過分了,就不能保證教材相對的穩定。古,今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有的老東西,有永久的魅力和價值,而有的當前熱門的東西卻很快就會成為過眼煙云,沒有生命力。語言也一樣。總之,精讀課材料要有利于打基礎,語言太口語化,太現代化,太學究氣,太古老太深奧,都不合適。
還有不少朋友提出我們精讀課材料一般文學味較重,還有不少內容比較抽象,不夠實用,學生也提不起興趣。他們希望教材要更加有實用價值一些。應該多一些生活題材,多一些經貿英語,法律英語,新聞英語,科技英語,旅游英語。
這就涉及學英語的目的了。如果我們要培養比較高級的人才,培養國家隊,就不能眼光太短淺,不能按速成班的要求,不能只學點皮毛,現炒現賣。那就需要有一個深厚的基礎,就要有一個長遠打算,就要受系統的教育,就必須要接觸更加廣泛的題材,就不能完全由著學生的興趣來。
“學以致用” 要考慮我們是精讀的教材。因此必須考慮對語言的基本功訓練是否有利。在這點上,文學題材有其特有的長處。因為它們語言現象豐富;基本詞匯,短語,句型多;對學生的理解和欣賞能力的提高比較適合;這些都不是其他材料可比的。
我們還不能忘記,我們外語教學還不能只考慮語言,而不顧教材包含的文化內涵。而這點,一般所謂的“實用英語”材料很難體現。
我個人還有一個不成熟的看法:我不大相信真有什么科技英語,經貿英語這種東西;我也不大相信它們真能有效地打好學生的基本功。我承認有科技,經貿的知識和相應的術語。但我相信,英語基礎打好了,它們都不難學會。現在,普遍有一種說法,認為英語是工具,不學點其他知識就沒用。我認為這種看法有片面性,不利于基礎階段的嚴格訓練。我國傳統的中小學漢語語文課,多少年來也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故鄉,祥林嫂”“風雪草料場”之類,但中學語文課學得好的學生,進大學無論學什么都沒有大困難。我系歷年來的畢業生,到國外深造,攻讀經濟,政治,歷史,法律,新聞,文學,各種社會科學,也都順利,這都證明我的看法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還有一種相反的意見,認為我們教材應該多用名家名篇。這一點原則上也沒有不同。問題在于有很多名篇不是精讀教材合適的名篇。“古文觀止”為什么不直接用來當中學的語文課本,大概也是同樣的原因。
近來還有一種強烈的意見認為,目前形勢發展很快,國家地位急速提高,全球化不斷推進。國際間競爭日益激烈,這就要求我們學生的水平能進一步提高,以滿足新形勢的需要。從學生情況看,他們強調現在學生學習外語的條件和過去完全不同了。他們很多人在中學里已經掌握了大量詞匯,有相當的閱讀能力,聽說能力也不差。現有的精讀教材太容易,對他們太缺少挑戰性。他們主張增加教材難度。同時壓縮精讀課,多出來的時間讓學生多擴大知識面,多增加人文和社會學科的內容,從而好好培養一些高級人才。關于這點,也有不少教師并不贊同。他們舉大量實例說明學生基本功很差,語言不精確,閱讀量很小,寫作能力很低。總之,基本功需要加強,而不是削弱。他們擔心現在學生心浮氣躁,不肯用功,精讀不當精讀學,基本功有被忽視的傾向。他們反對過分強調增加教材的難度和文化知識含量,因為不利基本功的訓練。用一句教師的行話說,那樣的材料可能有“講頭”,而沒有“練頭”。他們堅信,基本功打扎實了,其他問題都好辦。反之,有可能兩頭落空。對此,反對者認為,語言上的毛病總是會有的,不能因為有些錯誤就大驚小怪。語言質量的問題需要在學習過程中逐步解決。今天的大學生具有很大潛力。目前的教學模式不能解決學生知識面窄,思想貧乏,分析批判能力差等問題,不利于他們潛力的發揮。
關于這些觀點,恐怕不能籠統說誰對誰錯。關鍵是要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個實事求是的分析。現在重點學校少部分學生在中學就已經接受了系統扎實的訓練,精讀課任務實際已經完成,基本功已經達到要求,進大學以后的確不必再炒冷飯。對這些學生應該提供更具挑戰性的課程和訓練。但對大多數學生來說,貿然壓縮或取消精讀和類似其他的技能課,那是相當危險的。不小心這些學生就會一輩子夾生。
增設人文或文化知識的課程當然也可以繼續進行基本的技能訓練。同樣,類似精讀這類技能課也在努力關注學生的知識積累和人文修養。但兩者畢竟各有側重,也有先后之分。不然不是把精讀課上成文化課,就是把文化課上成語言技能課。學生和教師都會不知所措。
有趣的是,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基本上可以以年齡來劃線。年輕的覺得應該大膽創新,克服保守;而年老的擔心這是“升虛火”,是當年大躍進,放衛星的舊病復發。目前在永利官網表面上沒有人對基本功的重要性有不同意見,但實際上在課程設置,人力配備,教材內容的改動等方面(比如口語課改成演講和議會辯論)的確存在分歧。這場爭論的結果如何,要看下回分解。
(3)關于精讀課學生的興趣問題
一般說來,一二年級學生仍然把精讀課當作主課,對它的期望也很高,但不少學生又老反映收獲不大?缺乏濃厚的興趣。上課總有遲到,打瞌睡,甚至故意逃課的現象。當教師的也為此苦惱,感到缺少成就感。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如何才能提高學生對精讀的興趣,是一篇很大的文章。
首先,讓我們承認,精讀本身就不大容易討好學生,因為它本身就意味著一絲不茍,勤學苦練。據說畫家李可染開始學畫,就畫了一年的雞蛋。總之,練功就要吃苦,不吃苦,就像程咬金,只會三斧頭。可是年輕人缺的就是耐心。尤其是當今社會的風氣不好,浮夸,急躁, 投機,取巧。這都是對我們十分不利的。所以,我們要努力讓學生學習有動力,要讓他們準備吃苦,要他們相信: No Pains, No Gains. 要他們愿意以苦為樂。做到這點當然不容易,但我們必須努力。
也許更加重要的一點是要保證學生學了有收獲。大概最影響學生士氣的事情莫過于感到長期勞而無功了。為什么會感到沒收獲呢?也許是我們沒有抓到點上,撓不到學生的癢處?也許我們講得太難,太深,學生不知所云?也許正好相反,我們低估了學生,講解的都是人人皆知的東西,都是書上東西的重復,或者材料太容易,吊不起胃口?也許我們講得太多,扯得太遠,只顧自己講,沒有學生參與的機會?也許正好相反,只有學生的Presentation,而沒有教師必要的分析,指導,點撥,評論,示范?
學生覺得收獲不大,有時也可能是一種錯覺。一般初學階段學生從無到有,成績容易量化,也容易覺察。但進入中高階段以后,學生在語言的質量,技能的熟巧和理解欣賞能力的提高方面的進步就很難量化,很難覺察。至于在知識和人文素養方面的長進更是如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不斷和學生說明道理,要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要多表揚,多鼓舞他們的士氣。對學生過分挑剔,讓他們感到動轍獲咎,一無是處,必然會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希望得到的收獲,估計有三個方面。
首先是語言上的收獲。不僅指新的詞匯,短語,句型,和重要語言現象的不斷歸納總結;更重要的是人們常說的十大閱讀技巧的培養(如何抓大意;如何抓作者的立場觀點;如何分清作者的觀點和客觀事實;如何分析文章句子和段落的邏輯聯系;如何根據上下文判斷詞語的意思;如何分析作者的論據;如何進行推斷;如何分析作者的偏見;如何分析作者行文的手法和口氣等等)。要對學習方法多加指導。還要盡量讓學生能欣賞英語語言本身的美。歷來學生學習有三個動力:一是英語作為謀生手段的吸引力;二是作為為國效勞的工具的吸引力;三就是英語本身的吸引力。這最后一點也就是學外語的人的職業興趣,它的重要性也不能低估。
其次,在知識方面。中國學生上大學學英語,畢竟不同于牙牙學語的外國小孩。他們有成人的思維,有大學生求知的強烈愿望。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實事求是,打好外語基礎,另外一方面又必須滿足學生對知識的追求。當然,這里的人文知識要盡量結合課文。同時旨在啟發,點到為止。處理得好,激發出來對知識的興趣會反過來促進他們學習語言的積極性。
第三,學生還希望在人生哲學,道德倫理,智慧,真理方面得到啟發和幫助。如能做到,英語教學就真正成為教育的一部分。歷史上有很多光彩奪目的佳句,體現了人類智慧的結晶。教師應努力平時積累。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方法當然也要力求創新。目前普遍采用的PPT就是一種。實際上,每個教師都有很多辦法,運用得當,都能使學生驚喜,興奮。如能總結推廣,當是功德無量的好事。
最后,我還想談談教師的幽默對提高學生興趣的重要性。教精讀和說相聲當然不同。但是在有一點上,應該是一樣的,那就是都依靠語言的藝術。真正的幽默大師一定也是語言大師,而且往往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它對提高學生的理解力,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具有很好的效果。關于如何在教學中使用幽默的問題,有學者曾經有專門文章分析過。一般說來,教師對它的重要性都沒有不同意見,但有不少同志認為,幽默是天生的本事,不是想幽默就能做到的。這話不錯,不是所有人能成為馬克吐溫。但一定程度上的幽默是可以學到的,只要我們平時關心,注意積累,收集,并努力研究如何恰當使用,假以時日,一定能逐漸得心應手。實際上,在生活中,極大多數教師都有很好的幽默感,都是講笑話的能手,妄自菲薄是完全不必要的。
我的講話就完了。近年來,還有很多重要問題成為我院關注的焦點,比如通識教育,批判性思維等等,都值得深入研究。在座很多都是有經驗的教學骨干,很多都是專門研究語言學的專家。我班門弄斧,目的只是為了拋磚引玉。